踏遍青山人未老 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巡护员用青春和生命长期坚守无怨无悔
1
作者:徐利 赵蝶
2021年7月31日是第14个世界巡护员日。“世界巡护员日”由International Ranger Federation(国际巡护员联盟)和Thin Green Line Foundation(绿色前线基金会)于2007年共同发起。每年7月31日,全球范围内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环境的支持者都会庆祝这一天,向工作在第一线的巡护员表示关注和感谢,并纪念在工作中受到伤害甚至献出生命的巡护员。或许,你还不了解这个节日;或许,你还不熟悉这个职业。在“世界巡护员日”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进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巡护员的生活,让我们为这群人点个赞吧!
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片区位于龙门山脉中南段,是长江中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成都市饮用水源重要涵养地,也是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重要区域,总面积393.9平方公里,海拔相对高差达3386米,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降水量充沛,常年雨雾多、日照少,湿度大。
就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着这么一群人,他们以山为伴,与水为邻,以科研硕果诠释青山绿水守护者的精神内涵,用青春热血书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画卷。他们,就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巡护员。
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现有巡护人员13人,他们都来自大熊猫国家公园周边社区,从事巡护工作最长的有20余年,最短的有5年。主要工作为野外样线巡护、野外大熊猫监测、动植物调查等日常保护工作。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深入人心,生态保护工作的要求日益提升,工作任务只增不减。为了能按时完成样线巡护监测、动植物调查等等工作,他们几乎没有节假日,正常工作日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0个小时以上,工作强度非常大;野外监测巡护期间每天吃在野外住在野外,不仅要面对蚂蝗侵扰、动物袭击等等危险,而且监测巡护时间长,至少是5-7天,有的要连续上7天班,白天和晚上都在山上度过,到了换班才能回家休息。
样线巡护监测、动植物调查看似机械重复的工作,每天单调地重复着巡护、记录、采样、检测、计算、统计等这一系列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平淡得“比一杯白开水还要淡”。甚至在外人看来,他的工作“很容易”。其实不然,如何在长年累月的工作中,战胜这种数万次、甚至数十万次重复带来的身体与心理上的双重疲惫感,同时又要保证巡护监测数据的准确,保证动植物不受侵扰和危害,对他们来讲,是一种巨大的隐形挑战。因为他们深知,每一次巡护监测稍有差错都将导致科研工作前功尽弃,遗漏一处森林火灾隐患点、一个捕兽夹、一个不法分子都将导致动植物遭到破坏,给我们生态保护工作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在雨季时常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如遇道路冲毁,需步行3个小时左右才能到达保护站;冬季因海拔较高,常年积雪,每年长达4个月冰雪期,湿度较大,早上起来被褥表面都结了一层冰,他们大多患有严重的风湿关节炎等职业疾病,枯水季节只能凿冰取水,解决饮水问题,条件十分艰苦,但是他们仍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青春和生命长期坚守。
面对这些苦与累,他们并不在意,众口一词——无怨无悔。“自然保护工作是需要有人来承担的,我们既然选择做一名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基层巡护员就不能退缩!”
几年来,历经无数的苦战和磨练,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四川省林业厅组织的2015—2017保护区管理评估中均评定为“优”,全省排名第二名,成都市排名第一名;建立红外线相机应用平台,推进国家公园网格化管理,建立了大熊猫等动物监测和科研数据库,创新推进相片筛选和识别,荣获中科院2014年度红外线自动相机监测工作优秀奖;结合巡护监测,形成了《神秘的野兽》《多彩的植物》《美丽的景观》《大熊猫家园》等科研成果,探索了大熊猫科研成果融入城市营销和发展的有效途径;拍摄的野外大熊猫、川金丝猴等生活影像多次被中央、省、成都市和都江堰市媒体报道,其中中央电视台先后10余次播放保护区大熊猫监测情况;都江堰市被WWF和“一个地球”基金会授予“大熊猫友好型产品认证推广示范市”荣誉;在国家公园内野化放归两只大熊猫,开创了成都市首次放归人工圈养大熊猫的历史;成功入选中国林学会公布的第四批全国林业科普基地(增补)名单,成为成都市首个国家级林业科普基地,荣获林业系统最高荣誉的“梁希科普奖”,被授予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先行试验区、四川省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试点建设单位称号。
时光如筛,逝去的是岁月和往事,留下的是沉淀和决心。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任重道远,这条路上,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巡护员们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成都熊猫分局供图)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End
省林草局等三部门《关于公布四川省首批中小学红色教育研学实践基地的通知》
微信公众号:四川熊猫公园
网址:http://lcj.sc.gov.cn/